NEWS
时间:2025-09-15 17:22:29 来源: 作者:
【视频平台广告“偷时间”,几秒也值得较真】#优酷芒果 TV 爱奇艺广告时长超标##广告法整治虚标时长##法治周末评#近日,有网友发现互联网出现新型“鬼秤”。某些平台在播放广告时,广告页面的倒计时与真实世界的时间流速不一致,广告的实际播放时间多于其标明的倒计时。据调查,在全程网络流畅、广告画面无卡顿的情况下,多个互联网平台标识为80秒、120秒的广告,实际播放时间皆多于标明时长。优酷视频APP标识为119秒的广告最终共播放123秒,芒果TV标识为80秒的广告最终共播放83秒,爱奇艺APP标识为120秒的广告最终共播放122秒。(9月7日红星新闻)
这无疑是又一个针对用户的“时间围猎场”。如果说上述视频平台广告“偷时间”只偷了三四秒是“小打小闹”,那么还有偷得更多的。据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8月24日报道,除了90秒的广告实际播放时长竟达92秒,还有人爆料,30秒的广告实际播放时间甚至超过40秒。经过测算,某APP通过这种“偷时间”的操作,一年就能多赚数千万元。
当视频平台广告开始“偷时间”,“多少秒倒计时”就成了视频平台广告掩人耳目的幌子。不少观众在视频平台追剧,遇到广告时,本来就有“时间总是过得很慢”的感觉,视频平台广告再搞“偷时间”的小动作,无疑让观众觉得时间过得更慢,更影响观剧体验,是对消费者有限的时间、精力的透支。不少网友对此纷纷吐槽:自己“多看”的每一秒,原来早就是被精准算计了的。
从经济学角度说,打商业广告其实就是把用户的时间、注意力明码标价卖给商家,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并非不能被卖。但问题的关键是,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不该被悄无声息地多卖,甚至用隐藏的方式来偷,哪怕只有1秒。用户不是不接受广告,而是不接受没得选的绑架。正如网友所说,咱们的时间和注意力不是平台的“摇钱树”,视频平台不能做大肆“收割”用户时间的“贪吃蛇”。
从法律角度说,我国广告法第四条明确规定: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,不得欺骗、误导消费者。有律师指出:广告时长是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,虚标广告倒计时属于对广告持续时间的不实陈述,存在欺骗、误导消费者的情形,已经严重违反法律规定。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,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、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。相关平台虚标倒计时,导致实际广告时长超出约定,构成对消费者时间成本的额外占用,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、公平交易权。
由此可见,视频平台广告及其他互联网广告“偷时间”的暗箱操作,必须被予以治理,并在未来受到制约。视频网站发展至今,各平台不遗余力地开发广告资源,已经到了无孔不入、无以复加的地步,所以,对待贴片广告、中插广告等均应像对待电视广告一样,将管理触觉延伸到方方面面,包括明确标准时长,不能玩虚标倒计时、将倒计时速度调慢等时间延长术。